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资讯 > > 正文

焦点速递!壳聚糖水凝胶艾滋病毒活疫苗,谁敢用?

2023-03-30 22:54:53 来源:生命科学-新论 分享到:

壳聚糖水凝胶艾滋病毒活疫苗,谁敢用?

作者:韩少坤


(资料图片)

一,疫苗“大跃进”浮夸风何时休?

3月24日,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发表在《自然·生物医学工程》上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颠覆认知的思路:用不经过处理的“野生”活病毒制备疫苗,这将极大简化疫苗制备流程,缩短临床转化的时间。自从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给人接种牛痘病毒预防天花后,还没有哪种疫苗是将活体病毒“拿来就用”的。

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,目前还没有相关疫苗问世。

唐睿康团队实验发现,在注射了水凝胶包裹的寨卡病毒后,小鼠的血液里完全没有检测到病毒扩散的迹象,28天后再次对小鼠进行实验测试,结果显示所有小鼠都经受住了病毒的攻击,存活率达了到100%。(2023-03-24 10:03:33来源:潮新闻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)

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团队,往日无生命科学方面的建树,最近宣称用不经过处理的“野生”活病毒制备疫苗,并且大言不惭的说:颠覆人们的认知。

如果接种壳聚糖水凝胶活病毒,无异于直接荼毒人体,谁敢试?

若用壳聚糖凝胶包裹病毒,制备乙肝病毒活疫苗或者艾滋病毒活疫苗,研发团队敢亲自试用吗?

二,壳聚糖进入人体后,还能“锁”住病毒吗?

这个颠覆认知,只能是纸上谈兵。

问:壳聚糖是外来异物,注射的壳聚糖水凝胶一定会被攻击,产生了非特异免疫功能。那么,1,壳聚糖水凝胶能“锁”住病毒吗? 2,存活率100%是疫苗的效果还是壳聚糖的功效?

亦或老鼠根本不感染寨卡病毒,所以在注射了水凝胶包裹的寨卡病毒后,小鼠的血液里完全检测不到病毒扩散的迹象。

应该设立对照1:注射壳聚糖凝胶,不包裹病毒。存活率是?

对照2:注射寨卡病毒(等同于疫苗的剂量),存活率?

三,疫苗仅对特定毒素脱敏

韩少坤的疫苗理论:接种疫苗建立对特定毒素(如破伤风类毒素、白喉杆菌类毒素、狂犬病毒素等等)的免疫耐受后,减轻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损伤,让人体别倒在杀敌途中。接种疫苗只减轻特定毒素(疫苗靶点)的临床症状,不阻止病毒复制。病毒是否能被干掉,取决于免疫系统是否强大,若免疫系统不能搞定外来的病毒,再多的疫苗也不能解决问题。

疫苗持续效果与免疫耐受的建立、维持和终止相关联。穿天花病人衣服和挤牛奶的姑娘不患天花,是免疫耐受的结果。狂犬病疫苗五针疗法,就是典型对狂犬病毒素的脱敏过程。

疫苗的远期效果与对疫苗主体毒素免疫耐受的建立、维持和终止相关联,与疫苗剂量、注射频次、接种者年龄有关。注射疫苗的最终剂量越大、频次越多,远期免疫耐受效果会越好,而接种者年龄越大远期效果则越差。

接种疫苗或将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疲劳,降低抵抗病毒的能力。韩少坤则认为在多次接种疫苗后,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了免疫耐受,当遇见相应病毒感染时,免疫系统就不会发生剧烈的免疫排斥反应,导致病毒更易感染。

四,砖家宣告老鼠做艾滋病疫苗试验成功

1.艾滋病疫苗老鼠试验成功,人体试验失败

艾滋病病毒(HIV)疫苗,它注射了便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防止艾滋病(类似乙肝疫苗的原理)。此疫苗在老鼠身上试验成功,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,造成2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。

百度百科介绍艾滋病疫苗 “造成20多人感染艾滋病病毒”所指有误,应该是造成100%地感染,只不过大部分接种者成为了隐性HIV感染者,导致阴滋病。

2.老鼠不感染艾滋病病毒

艾滋病毒HIV选择性的侵犯带有CD4分子的,主要有T4淋巴细胞、单核巨噬细胞、树突状细胞等。2015年3月4日,多国科学家研究发现,艾滋病毒已知的4种病株,均来自喀麦隆的黑猩猩及大猩猩,是人类首次完全确定艾滋病毒毒株的所有源头。

老鼠没有CD4分子,至今也没有老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报告。

——此乃艾滋病疫苗老鼠试验成功而人体失败的原因。

3.螃蟹的听觉确实在腿上

为了证明螃蟹的听觉在腿上,一砖家捉了只螃蟹并冲它大吼,螃蟹很快就跑。然后捉回来再冲它吼,螃蟹又跑了。

最后砖家把螃蟹的腿都切了,又对着螃蟹大吼。螃蟹果然一动不动……

实验证明砖家的判断是正确的,螃蟹的听觉确实在腿上……

建立在老鼠基础之上的疫苗运用于人体,科学吗?

关键词: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超市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